• 安徽科技报旗下新闻网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
  • 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安科评论

    【地评线】徽评:以改革之笔细描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来源:安徽新闻网 责编:周雪晴 发布:2024-08-20 09:08:48 0

    芜湖特色的“芜小园”口袋公园品牌赢得了各方赞誉;马鞍山薛家洼实现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十年禁渔效果彰显,“水中国宝”长江江豚逐嬉皖江……这是都是安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安徽建设扎实推进的生动见证。

    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从全国大环境看,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加速推进,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已成为共识。从安徽自身来看,从皖北平原到皖南幽谷,从大别山群岭到巢湖之滨,一幅多元、系统、富有创新活力的生态强省画卷徐徐呈现。

    还要看到,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也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如何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安徽篇章?答案就蕴藏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当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改革的关键所在。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命题。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改革之笔绘就美丽安徽新画卷。这是人民的共识,也是共同的行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分别位于新安江上下游的安徽和浙江两省,开展起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推动两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从“一水共护”迈向“一域共富”。目前,这一被称为“新安江模式”的改革,现在已进入第四轮试点。

    改革的钥匙,打开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通道,也打开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的新天地。今年以来,宁国市山场经营管理成本普遍下降10%—30%,户均节约人工成本超过3000元。而这样的变化,正是得益于“小山变大山”改革举措的推进实施。

    近年来,安徽发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率先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入选中央改革办“全国十大改革案例”。目前全省5.2万名林长守护400万公顷森林和100万公顷湿地,贡献了占长三角森林面积三分之一的“安徽绿”。

    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纵观安徽16座城市,“强省会战略”培育出合肥这样的明星城市,提升了安徽在全国的能见度。在强者恒强的经济规律下,省内城市的发展差距,会不会因此越拉越大?

    发展之问,就是改革所向。聚焦做强中心城市与促进区域均衡协调,一场以“振兴”为名的改革,在安徽经济发展水平现在相对偏低的皖北地区展开。去年,皖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万亿元,同比增长5.8%,与全省增速持平,“十三五”以来首次赶上全省发展步伐。

    加快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关键一环。安徽绿色发展的实践答卷,正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动人篇章,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绿色发展的时代脉动。以改革破难题、以改革促发展,这样的生动例子、鲜活故事,在江淮大地上还有很多很多。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用实践落实理念、用创新破解难题、用坚持追求目标,安徽将向“绿”而行,以改革之笔细描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画卷更加动人。(作者 尹贵龙)

    手机扫一扫也能查看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址举报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感谢各位监督反馈。
    • 举报网址:https://www.ahkjxww.com/ankepinglun/39243.html
    • 广告 重复、旧闻 格式问题 低俗 标题夸张 与事实不符 疑似抄袭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