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享誉全国的名贵道地药材,近年来,霍山石斛从濒临灭绝到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产业发展迈入了快车道,实现了“绿水青山”与“产业发展”双向奔赴。近日,记者深入霍山当地石斛种植、加工企业,探寻国家一级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霍山石斛”的产业振兴密码——
道地守护:霍山石斛回归自然
仲夏时节,霍山县仁发石斛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落儿岭镇白云庵村的挂龙尖基地,山峰林立,云雾缭绕,溪水潺潺,一簇簇石斛(米斛)坚挺地攀爬于石上,还原霍山石斛“山谷、水傍、石上”的原生态生长环境,让霍山石斛回归自然。
在霍山县,野生石斛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神农本草经》记载“石斛,生六安水傍石上”,其自然繁殖率极低且生长缓慢,再加上长期破坏性采摘,其野生资源一直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近年来,霍山石斛人工种植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改善了资源濒危的状况。
“我们用了近30年,走遍了挂龙尖的每个山头,历时五年推行人工栽种技术,终于成功把霍山石斛种植到海拔近千米的挂龙尖悬崖峭壁之上,尽力还原野生石斛的生长环境,驯化苗成活率高达97%。”基地负责人徐仁发欣慰地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深耕霍山石斛基地建设,目前已完成原生态野生基地、林下种植基地、育种基地三种全业态覆盖,种植石斛2000多亩,形成集“研发、组培、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体验”于一体的霍山石斛全业态产业发展模式,带领当地600多名山区农民从事霍山石斛种植加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出生于药材世家的徐仁发,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探寻“仙草”的踪迹,深入高山密林寻找野生霍山石斛种源,终于在霍山县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野生霍山石斛一代种源,自此躬耕深山移栽驯化,建成大棚育种基地和林下仿野生种植基地,2021年创立中高端石斛品牌“龙尖斛”。
如今,徐仁发的儿子徐志成跟随祖辈的步伐,也加入了霍山石斛的品牌建设与销售行列。
在霍山县,像徐仁发父子这样的“守斛人”不在少数。浓厚的石斛情结和发展氛围让一株“仙草”的规模体量不断壮大。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霍山县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中国石斛之乡”“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2021年,霍山县获批建设霍山石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截至2023年末,霍山县霍山石斛基地面积18000余亩,从事霍山石斛种苗组培、种植、加工及销售的市场主体260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总产值52.79亿元。
匠心传承:古法炮制科技赋能添活力
“这些年我们一直坚持古法炮制,致力于让霍山石斛这一中华瑰宝真正做到还原其原始精华和珍贵品质。”在霍山龙尖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80后“守斛人”徐志成一边领着我们参观一边介绍,霍山石斛枫斗又称“龙头凤尾”,其传统炮制技艺于2010年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该公司古法炮制车间内,工人们正严格按照石斛古法炮制工序制作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产品,丝丝独有的药香在空气中弥漫。从米斛鲜条的挑选到软化,再到半成品的绕条加箍和干燥定型,一项项看似简单的工序却蕴含了“工人技师”的所有心血。经过一道道工序制作出来的石斛枫斗紧实饱满,形似蚱蜢腿。在徐志成看来,这些不紧不慢的古法传承,正是霍山石斛的市场竞争力。
古法传承的同时,也有现代科技赋能。在九仙尊霍山石斛股份有限公司,从种苗培育到炮制加工的完整生产线,科技赋能农业在其培养车间中得到体现,可调式LED植物生长灯进行补光、智能温湿度中央调控系统保证适宜生长环境,这一培养车间具备年培养400万瓶约合种苗2亿株的生产能力……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霍山石斛从野生改家种实验成功、取得正式的植物学命名,到组培技术突破、选育新品种、制订系列标准,再到开展相关安全性、有效性研究,解决食品、药品身份问题,近年来一路披荆斩棘,科研领域短板不断补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药旅融合:开辟石斛产业新赛道
尝珍奇美味的石斛宴、在“仙草秘境”中品茗放松……炎炎夏日,漫步挂龙尖霍山石斛原生态旅游观光基地,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在薄雾轻拂的挂龙尖山脚下,一个个“石斛瀑布”,让人感觉仿若踏入仙境。
观光“石斛”是霍山县近年来探索药旅融合发展的新尝试。别具风格的石斛景观,令游人如入仙境、流连忘返。位于霍山县太平畈乡王家店村,有一座霍山石斛博物馆,占地1116.26平方米,在这里,人们能直观深入地了解霍山石斛的历史与文化。几年前,太平畈乡被中国中药协会评为全国首个“中国中药(石斛)文化小镇”,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乡镇”名单。
走过石斛文化展示中心,穿过林间古老的茶马古道,便可以看见漫山的仿野生石斛……入夏以来,位于落儿岭镇太子庙村的石斛观光体验度假区内游客络绎不绝,2021年老字号霍山石斛品牌“斛生记”落户该村以来,为乡村振兴开辟出一条新赛道,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6万元。
近年来,霍山县把石斛产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持续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形成集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文旅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深山“仙草”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良方”。
品牌建设: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兴起,一些网络推手与少数经营户合作,通过杜撰品牌故事、混淆品种和产地概念等虚假宣传方式,用紫皮石斛等外地石斛品种冒充霍山石斛,使得霍山石斛营销乱象愈演愈烈,严重损害霍山石斛品牌形象,阻碍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事多年石斛销售的徐志成告诉记者,对霍山石斛种植经营企业来说,目前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的不足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要想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产品品牌化迫在眉睫。”徐志成说,这几年来,他和父亲一直努力实践原生态野生种植、林下种植和野生石斛育种,追求真种源、真产地、真年份,让每一株石斛都可溯源,同时努力加快品牌建设步伐。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霍山石斛品牌建设成效凸显,通过积极申报名牌商标、争创各种品牌荣誉塑造“霍山石斛”区域公用品牌。霍山石斛先后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霍山石斛产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马德里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11个。2020年霍山石斛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清单产品;2021年霍山石斛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并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
版权所有:安徽科技新闻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Copyright © www.ahkj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34120220005 |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4116号-1 |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51号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 举报邮箱:282894585@qq.com、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248号交通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