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科技报旗下新闻网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
  • 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您的位置:安徽科技新闻网 > 新质创造 > 新质农业 > 内容页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来源:东方烟草报 责编:陈明明 发布:2024-07-23 16:07:28 0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烟草农业现代化,是行业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 

    主动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是安徽烟叶人一直牢记的职责使命。

    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安徽烟区锚定“三化”发展战略(原料供给市场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烟叶品质特色化),以烟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持续培育“焦甜香”特色优质烟叶,初步探索出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安徽模式”。

    稳中求进 蹚出稳烟促粮“新路子”

    推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稳是基础、是前提。

    “要聚焦烟草农业现代化,持续释放烟叶产业联农带农强农的作用,着力稳固烟叶可持续发展根基。”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指出,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稳收益,是安徽烟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仓廪实,天下安。紧紧围绕“国之大者”,安徽烟区主动把烟叶产业融入国家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乡村振兴大局,健全完善“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烟粮协同发展机制,持续推进“规模种植、烟稻轮作、长期稳定、全程管服”的稻烟新型种植模式,以烟农为土地流转主体,实现粮烟合理轮作,稳住农业基本盘,在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的基础上,让烟农鼓起“钱袋子”。

    “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等难题,是一段时期做好烟叶工作的必答题。在安徽省局(公司)看来,稳定核心烟区正是解决“在哪种烟”这个问题的前提。

    安徽烟区积极推进基本烟田保护,将烟叶产业纳入地方政府大农业发展规划,不断优化生产区划和户内规划。与此同时,精心制定“焦甜香”特色烟叶规划,持续推进“区域、田块、烟农”三优化,全省烟农户均种植规模115亩。

    破解“在哪种烟”的难题,如果说做好规划是前提,那么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则是关键。

    针对皖南境内多山、坡地面积广的地形特点,安徽烟区创新开展低山丘陵坡地种烟探索,既解决了撂荒地再利用的问题,也保证了粮烟双增收,做到了坡地也能种好烟,让山区烟农吃上“产业饭”、实现“致富梦”。

    农业现代化呼唤新型农民。安徽烟区把吸引有知识、有技术的新农人作为破解“谁来种烟”的重要抓手。

    早在2005年,安徽烟区就率先提出“职业化烟农”的理念,并将其延续至今。特别是,今年他们创办了行业首个烟草产业发展意向定制班,招30名学员充实职业烟农队伍。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职业化烟农队伍,为安徽烟区推动烟草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让烟农种好烟,改革生产组织方式、完善服务体系是重中之重。安徽烟区以合作社建设为抓手,构建与规模化种植相适应的新型烟叶生产组织方式,建立“规模经营、绿色技术、专业服务、动态管理”的烟稻全程管服体系,持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使得烟农种烟越来越轻松。

    烟叶生产经历时间长、环节多,受天气和病虫害影响较大。立足于“稳”,必须让烟农种烟没有后顾之忧。为此,安徽省局(公司)不断健全烟农保障机制,一方面积极引入金融活水,为烟农量身打造“烟农e贷”,满足烟农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皖南烟区联合地方政府建立烟叶种植保险、用工保险和烟农意外伤害保险等“三重保险”,全力保障烟农权益。

    今年入夏以来,皖南烟区遭遇两轮强降雨,发生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安徽省局(公司)以“汛”为令,指导烟区科学救灾。在救灾过程中,烟叶种植保险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有效提振了烟区烟农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创新赋能 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

    青山如黛,绿野葱茏。

    烟叶高质量发展,彰显的是生态之力,亦是创新之力,更是数字之力。安徽省局(公司)始终坚持将创新放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核心地位,以产业链为基础,以创新链为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在安徽省局(公司)看来,只有构建起人才、研发、产业相融共促的创新生态圈,才能在更广范围集聚创新资源、催生创新活力。

    人才集聚、科研攻坚,离不开优质的平台载体。近年来,安徽省局(公司)集聚“三园一院”(沪皖科技园、鄂皖科技园、焦甜香产业融合科技园、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以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等优质创新资源,在行业内率先构建起多方共建共管共享的融合创新生态圈,持续推动创新平台迭代升级,不断深化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双向奔赴”。

    好平台育出好人才。以融合创新生态圈为依托,安徽省局(公司)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三园一院”的重大科研项目,通过搭建“创新平台+科研项目+田间实践”的育人模式,安徽省局(公司)努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以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在雪茄烟叶研究、种植的过程中,他们以“赛马争先”制的形式组建了两个雪茄烟叶研究团队,不仅制定出雪茄烟叶大田生产、晾制、发酵、遮阴与晾房设施建设等规程规范,还让当地种植的雪茄烟叶成功进入行业名晾晒烟名录。

    用创新之力集聚发展势能,以机械化、数字化推动烟叶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优化重塑。

    起垄施肥覆膜、移栽浇水、测绘植保、打顶采收、编烟装炕等各类机械让人眼前一亮。今年6月,东南武夷南岭丘陵作业区烟稻全程机械化推进现场会在宣城沪皖科技园召开。会上,安徽烟区重点介绍了推进烟稻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经验。在皖南烟叶公司看来,实现全程机械化,农田是基础,农机是关键,农艺是突破点,农服是发力点。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他们联合地方政府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促进农田宜机;研究推广各类农机18种7100余台套,促进农机适艺;推进“双减”轻简化作业,促进机艺融合;推进农机运行主体培育和农机管服体系建设,促进农服适机。

    截至目前,安徽烟区重点环节平均机械化作业率达75%,“高效作业、轻松种烟”已成为现实,为推进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安徽样板”。

    “现在种烟,地上有‘铁牛’(双行起垄机),天上有‘飞牛’(植保无人机),不仅省时省力省人工,作业效率也显著提升。”东至县张溪镇烟农黄文广对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深有感触。

    聚焦数字赋能,依托全国统一烟叶生产经营管理平台,安徽烟区的烟叶生产正在从“靠经验”向“靠数据”转型。

    ——探索构建“1133”信息化管理体系。所谓“1133”,即1个决策系统,1个烟叶数据中心,质量追溯、服务烟农、高效协同3条主线,数字化烟叶生产、专业化烟农服务、协同化企业管理3个方向,搭建形成“烟叶数据中心+微服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开发基于“电子鱼鳞图”的“三大系统”。“三大系统”包含信息采集及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烟叶生产动态管理系统、烟农合作社管理系统。在系统内,基本烟田、密集烤房、育苗大棚信息“上图入库”,真正让烟农实现了“一部手机种好烟”。

    ——搭建以生产执行系统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平台。打叶复烤实现从“人控”到“数控”的全面提速,联通了从种植、复烤到仓储全流程各作业场景的“信息孤岛”,实现了从“机械化”到“智能化”的升级迭代。

    向“新”突破,以“质”谋变。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重点,安徽烟区将数字化作为推进烟叶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利用数字技术对烟草农业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升级,以生产方式转型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市场导向 树立服务品牌“新标杆”

    供需协调平衡是烟叶工作总体目标之一。平衡的基础是提高供给质量,关键是坚持市场导向。

    安徽烟区坚持供需双侧发力,聚焦“中华”“黄山”“利群”“白沙”“黄鹤楼”等重点品牌,打造“焦甜香”特色优质烟叶,与13家行业重点卷烟工业企业保持稳定合作,共建7个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精准对接工业需求,落实订单生产,提供定制服务,认真答好“为谁种烟”的问题。

    聚焦“中华”品牌“金中柔润”质量目标,精心打造“华阳河”“郎川河”基地单元,系统研究集成土壤生态维护、土肥管理、烟叶质量安全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执行保香增柔特色烘烤工艺,构建烟叶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提高烟叶田间均质化生产水平。

    “焦甜香”是安徽烟草工商共育的特色烟叶。双方聚力打造“青弋江”周寒河基地单元,深入推进“8S”定制法,联合开展基于分部位收购模式烟叶供应链重组与优化研究,探索“黄山”高端卷烟精品原料定制化开发合作。

    在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水阳江”基地单元,开展高可用性上部烟开发、推广“提香增甜”关键技术;在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红杨”基地单元核心示范片,推广湘烟7号新品种和“提糖增钾”关键技术;在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鹤楼”原料基地单元,推广“中棵烟+高油分”烟叶定制化生产技术……

    让原料有市场,让品牌有保障。安徽烟叶在“中华”品牌原料中的烟碱、糖碱比等化学成分协调性显著提升,精品特色烟叶在“黄山”品牌的中高端规格卷烟产品中稳定使用,在“利群”烟叶原料中的配方适配率稳定在85%以上,“中高油”烟叶得到湖北中烟充分认可。

    如今,独具特色的皖南“焦甜香”优质烟叶,正得到越来越多卷烟工业企业的青睐。

    烟叶供给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得益于供给结构的持续优化,更离不开原料利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烟叶种植和卷烟制造的中间环节、现代烟草农业产业体系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打叶复烤显得尤为重要。

    安徽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复烤企业,拥有行业首条工商协同型打叶复烤示范线。

    近年来,华环公司落实卷烟大工艺系统化控制理念,开展“中华”“黄山”品牌原料分级标准研究,优化工业分选工艺和作业模式,建设智能环形辊道分选线,研究利用“图像识别+AI”技术,开发烟叶质量智能判别工具,深挖原料使用潜能,确保每一片烟叶适得其所。

    以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以优质服务赢得客户。聚焦均质化,华环公司研发综合烟碱、光谱、颜色、产地等多因素的组配加工方法,迭代升级均质工艺技术,烟碱、水分、叶片结构等核心指标始终保持行业先进水平,提升了原料使用价值及综合利用水平。

    “中华”“黄山”品牌原料示范性区域加工中心在这里先后揭牌,华环公司为上海、安徽、江苏、河北等9家卷烟工业企业提供复烤加工和仓储养护服务,朝着打造“行业标杆复烤企业”的目标不断前行。

    产业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

    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完备的种植技术、稳定的烟农队伍和完善的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保障机制,安徽烟叶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优势。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新龙村是安徽省局(公司)的定点帮扶村。依托建成的5000亩优质烟稻种植基地,新龙村基本实现了经营农场化、技术绿色化、全程机械化、设施现代化,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科创助力、以烟为主、多业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片片金叶撑起了烟农的致富梦,新龙村成为安徽烟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样本。

    近年来,安徽烟区积极配合高标准烟田建设,共投入烟基建设资金14亿元,各烟区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集约苗、机械种、工场烤”,极大改善了当地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2023年,安徽烟区为地方贡献烟叶税收1.79亿元,解决了2万多名农村留守人员的就业问题,烟叶产业已成为烟农致富、乡村振兴、财政增收的“金叶子”“金钥匙”。

    绿色,是乡村振兴、烟叶产业发展的底色。锚定“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目标,安徽烟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全程绿色烟叶生产技术体系,全面推广烟蚜茧蜂生物防控技术,清洁能源烤房占烤房总数的80%以上。

    以烟叶主业带动多元产业,增收更稳定、振兴更有力。

    南陵县弋江镇的“烟+紫云英”产业综合体,郎溪县十字镇的新和村“烟+油茶+苗木”产业综合体,旌德县三溪镇的“烟+青梅”产业综合体……安徽烟区主动融入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局,开展“一组一户”规划和“一户一规”工作,在每个烟站试点建设一个产业综合体,做好多元产业,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各烟区纷纷呈现出烟叶与非烟产业融合发展、和谐发展的喜人景象。

    思之弥深,行之愈笃。安徽烟区还建立孵化和推广机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合作开展太子参、金线莲、金丝皇菊等农特产品产业孵化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优势特色产业项目。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安徽烟区表示,将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烟区产业兴旺,在青山绿水间接续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安徽华环公司建成行业首条工商协同型打叶复烤示范线,推动数智治理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张浩摄



    宣州区杨柳镇高桥村宣城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空中俯瞰图。张萍摄



    宣州区河北村烟农看着烤好的烟叶喜不自胜。张鑫摄



    广德市红应村烟农对种出的稻米品质赞不绝口。张萍摄



    移栽机进行田间作业。张萍摄

    相关文章
  • 安徽灵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向“新”而行
    近年来,安徽省灵璧县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路径,加快建设农业强县。推进设施化建设强装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90万亩,在建高标准农田11.7万亩,
  • 阜南“橄榄蛏蚌生态养殖”入选国家级优秀案例
      8月29日,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办的2024年全国“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活动在江苏省无锡市启动,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度“有机产品认证区域化建设强企强链强县”入选优良案例,阜南县京淮特种水产有限
  • 从“一点红”到“万丛绿” 安徽来安积极鼓励引导发展“林”经济
    “现在播送收苗信息:今天收2米3和2米4两种规格川柏,有的抓紧运到苗木市场……”清晨,在安徽省来安县林桥村,一望无际的苗林沐浴在晨光中,被镀上一层淡淡的霞光;乡村喇叭熟悉的苗木播报声像闹钟,准时将酣睡
  • 五沟镇:突出党建引领,做强鳜鱼水产养殖产业
    五沟镇:突出党建引领,做强鳜鱼水产养殖产业
    近年来,五沟镇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区域优势,坚持生态优先战略,积极招引金鳜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利用采煤塌陷区水域发展鳜鱼养殖特色产业,打造“水产小镇”,有效带动
  • 深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合力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深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合力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8月17日上午,安徽省、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工作交流合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座谈会交流深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研究实化长三角农业农村领域交流合作举措,合力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
  • 安徽:三产融合 激发现代农业新活力
    当前,安徽省农村三产融合经多方发力呈现出强劲的势头,形成了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新格局,建成了一批类型多样的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示范乡、示范村,农村一、二、三产之间相连越来越紧密
  •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址举报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感谢各位监督反馈。
    • 举报网址:https://www.ahkjxww.com/dfzx_xzny/37613.html
    • 广告 重复、旧闻 格式问题 低俗 标题夸张 与事实不符 疑似抄袭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