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科技报旗下新闻网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
  • 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来自秋收一线的报道】机声隆隆“唱”丰收

    来源:安徽日报 责编:葛婷 发布:2022-10-12 15:10:40 0

    秸秆粉碎还田,土地深耕一遍,玉米烘干销售……日前,记者来到萧县杨楼镇郝集社区一处玉米连片种植区,这里刚刚完成了秋收、秋耕,80亩耕地已拉开了秋种序幕:一边是打穴机在地里打穴,另一边是40多位村民在栽种大蒜,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刚收割的是大蒜茬玉米,种得早,收得也早,虽然天公不作美,收割前遇到高温少雨天气,但今年产量仍较为可观。”站在地头55米深的机井边,紫琪家庭农场主马会敏对记者说。
      今年5月,上一茬大蒜收获之后,马会敏种了80亩大蒜茬玉米。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加上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管理,在持续高温天气之下,玉米地里没有“喊渴”。
      “我们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在确保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同时,增加了土地有机质,实现了绿色生产。”马会敏说。
      为减少秋收时节机收损失,早在8月份,马会敏就对联合收割机进行保养、检修,并请来专业农机手进行操作。他还聘请了两位经验丰富的村民,专门监督机收质量,同时将少量掉落的玉米棒全部捡拾起来,确保颗粒归仓。
      “机声隆隆中,收割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经认真检查,实现亩产600公斤以上,产量同比有所提高。”马会敏说。
      这块收获之后的土地平整松软,土壤颗粒细碎,记者踩上去如踩地毯。
      “玉米收割以后,我们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紧接着就进行了土地深耕。”据马会敏介绍,大马力拖拉机带着液压翻转犁,把25厘米至28厘米深的耕作层翻上来,有助于下一季作物根系生长。
      秸秆粉碎还田、土地深耕是萧县种粮大户连年丰收的两个“秘方”。经过萧县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宣传,全县种植大户连续3年进行土地深耕,从20厘米到28厘米,逐年稳步增加深耕的深度。
      “深耕避免了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前段时间连续高温之下,萧县连片种植地块的墒情仍保持适宜,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土地深耕。”萧县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吕新强对记者说。
      距离田头大约400米,是紫琪家庭农场建设的钢结构烘干车间,里面有4组烘干机,每天可烘干60吨粮食。
      “这个车间不仅解决了我们农场自身的烘干需求,还可以为周边种植户提供有偿社会化服务。”马会敏说,经过烘干的玉米籽粒比地头现收现卖的每公斤售价高出0.65元左右,而且可以暂时存放,看准市场行情再出售,有利于农民增收。
      “眼下市场行情不错,我以每公斤2.64元的价格将玉米籽粒出售给粮食经纪人,比起去年增产又增收。”马会敏说。
      “与大蒜茬玉米相比,小麦茬玉米采用的是新型种植模式,预计会给人们带来更多惊喜。”吕新强说。
      站在杨楼镇1150亩高产示范田边,吕新强告诉记者,这块田采用的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通过加大玉米种植行距,缩小株距,充分利用大豆、玉米的高度差,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粮食油料两种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田间测产结果显示,每亩玉米产量不低于450公斤,大豆产量150公斤左右,可以做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
      目前,小麦茬玉米已进入收割季,全县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秋收会战。(何雪峰)

    手机扫一扫也能查看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址举报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感谢各位监督反馈。
    • 举报网址:https://www.ahkjxww.com/xiangcunzhenxing/546.html
    • 广告 重复、旧闻 格式问题 低俗 标题夸张 与事实不符 疑似抄袭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