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科技报旗下新闻网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
  • 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速览

    坚定信心鼓足干劲 奋力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专题报道)

    来源:安徽新闻网 责编:王雨若 发布:2023-07-21 16:07:23 0

    滁州市 奋力走在前创一流

    今年以来,滁州市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按照打造“长三角的产业辐射腹地、高端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吸引人才的集聚地”要求,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实体经济作为关键支撑,全力引项目、兴产业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滁州坚定不移招大引强,每月专题调度,逐季压茬攻坚,每季观摩评比,持续扩投资、稳增长,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2个,其中百亿元级5个、80亿元3个。

    紧盯“新三样”,拼抢新赛道。滁州坚持延链补链强链,连续两年举办中国光伏年会和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大会,加快力神电池、尚德太阳能、中润新能源等项目建设,争当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上半年,多利汽车、峆一药业两家企业A股上市,光伏产业产值超600亿元、增长65%,全年将超千亿元。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滁州把“民声呼应”办理作为惠民利企的重要平台、创优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建立“三当天、三亲自、三督查”工作机制,市县联动闭环办理。

    把科技创新作为战略引领,全力育动能、增优势

    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型抓手,滁州聚焦“四链融合”,优化人才政策,加大创新投入,算大账、算长远账,实施“满天星人才计划”,举办“星耀滁州·会客虹桥”系列活动,开展“千企百校”校园招聘,上半年获评省级产业人才团队、人才项目数均居全省第一,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均居全省前列。

    此外,滁州还与上海市杨浦区、徐汇区共建“科创+产业”伙伴园区,与中科大、安大、合工大、南工大、南信大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研发平台。

    把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势能,全力促融入、强合作

    近年来,滁州市把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势能,借东风、搭快车,建强平台、承接产业,着力打造省际合作的典范、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省际毗邻区落户亿元项目63个,其中50亿元、百亿元级各2个;3个宁滁皖北省际合作园引进制造业项目22个;与苏州深化苏滁高新区共建,启动新增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工作。6月底,滁宁城际滁州段通车,“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提速。

    下一步,滁州将认真贯彻省委会议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对标沪苏浙,聚焦“六破六立”,推动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着眼全年、干在当下,确保季季红、全年红,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宣城市 敢拼敢抢敢作为

    今年以来,宣城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要求,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奋力“追赶江浙、争先江淮”,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生态环境质量创历史新高。

    把项目招商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生命线

    近年来,宣城市利用地缘优势,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组建市“2+3+4”产业链推进组,以沪苏浙为主战场,做实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聚力招大引强,成功举办长三角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大会及中国光伏行业半年会。

    上半年,宣城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协议投资额、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04%、131.6%,签约落地5个百亿级、5个50亿元以上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

    把新型工业化作为转型发展重中之重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强。宣城市坚定实施工业强市计划,确定年度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0个、新开工500个、新投产400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目标,半月通报、双月调度、季度现场观摩,上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7户,总数达2145户、居全省第4位。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宣城积极引导2056户企业入驻羚羊平台,为1928户规上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免费诊断服务,持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三个清零”实现全覆盖。今年1月至6月,宣城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是去年全年的1.3倍。

    把营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要素资源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宣城坚持为企办事就是为自己办事,企业发展就是地方发展,建立每月政商恳谈、“123”企业诉求处理反馈、周六要素保障会商等机制,为企排忧解难。

    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组织专业机构对全市2388家重点企业进行资源普查,上市后备企业由52家增至123家,新增A股上市企业1家,市本级新落地基金规模翻番。聘请中介机构帮助中小企业申请优惠政策,帮助争取资金1.36亿元。

    此外,宣城创新推出“引人才送住房”政策,赠送产权住房24套,今年已引进各类人才1.8万人。

    把高品质生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本底和支撑

    宣城抓紧抓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利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深化与光明集团合作,加快建设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全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大厨房,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下一步,宣城将认真贯彻省委会议精神,敢拼敢抢敢作为,努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宣城力量。

    省医保局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医保改革,一头连着政,一头连着民,社会关注,群众期待。省医保局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主题教育有关要求,及时回应民生关切,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牢记嘱托,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心中大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两次来安徽考察,总书记都叮嘱“把乡亲们的事办好”。省医保局坚持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顺民心的事、暖民心的事办细办实。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省医保局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突出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研,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抓好整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建立机制,快速高效回应群众诉求

    坚持能办的马上办,事不过夜;反复出现的,注重从制度上解决,建立民声呼应“六快”办理机制,确保群众“呼”得顺畅,医保部门“应”得迅速。

    一是快受理、快核查,对民声呼应事项即收即办,2日内完成一线核查。二是快处置、快整改,在核查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处置,对短期能解决的,马上就办;对制度性、系统性问题,明确整改目标和步骤,持续推进。三是快报告、快回访,对群众诉求办理情况,5日内向省委、省政府报告,7日内对有关群众进行回访,确保应得快、应得认真、应得到位。

    注重实效,确保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针对突出问题,省医保局持续抓好整改落实。扎实开展“我向医保吐吐槽”活动,群众反响热烈,一个月内收到“吐槽”1315件,答复满意率99.8%。

    聚焦解决参保群众就医负担重、报销不方便等突出问题,省医保局在全系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比如,通过集采和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管理,单颗种植牙的平均费用从13000元降为7000元左右。

    今年5月以来,分两批推出14项医保便民惠民举措,包括“异地就医自助备案”“三类慢性病待遇免申即享”等。

    下一步,省医保局将更加增强主动性责任心,做到“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让人民群众有更加实在的医保获得感。

    省交控集团 做强国有资本勇当开路先锋

    今年以来,省交控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拼经济、奋力开新局。

    上半年,省交控集团主要指标量的增长更快,资产、营收、利润分别增长17%、44%、25%;质的提升更优,净资产收益率和成本费用占营收比重好于往年,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以内;社会贡献更大,上缴税费40亿元,减免通行费21亿元。

    对标其他省级交通企业,省交控集团营收排名全国第6、净利润第4、净资产收益率排在首位。

    强化投资拉动

    省交控集团强力推进扩大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招大引强深化央企、银企合作,组建专班攻坚土地等要素制约,建立重点项目库和“旬通报、月盘点、季调度”机制,上半年完成投资320亿元,占省属企业总投资的29%,其中高速公路投资176亿元,占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5%。4个通车项目完成概算均超80%,6个项目用地获批,为稳投资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资本撬动

    近年来,省交控集团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增添发展动能,综合运用股、债、贷、信、保、基等融资渠道,在省内率先注册发行TDFI、200亿元优质公司债和9.5亿元酒店资产CMBS。随着优质资产注入力度加大,两家上市公司市值分别增长47%和30%。

    联合头部金融机构设立2只新基建子基金,“交控系”基金群规模达187亿元,累计投资61亿元、项目70个,孵化上市公司10家。

    强化创新驱动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省交控集团围绕工业化建造、智能化运营等加大科研攻关,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团队入选全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省交控集团以更大力度提前布局,与中科大先研院联手打造我省首个智慧交通孵化器,与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共建智慧高速实验室,宁芜高速在全国率先打造智慧高速。

    强化绿色联动

    利用高速公路沿线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省交控集团盘活存量资产,布局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达44兆瓦。贯彻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署,累计建成服务区充电桩1160个、换电站19座,实现服务区充换电设施全覆盖。

    下半年省交控集团将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继续全力拼经济,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勇当开路先锋。

    含山县 全力抓首位产业

    近日,位于含山县的安徽辉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忙生产。公司副总经理松秉东说,他们正在赶制一款新能源汽车结构件。

    “我们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结构件,产品尺寸较大,对物流成本及售后服务要求高。含山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且产业配套较好。”松秉东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该县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周带头外出招商,县级负责人分头外出招商,调整组建11支驻外招商小分队。目前,该县已引进哈金森、爱柯迪、铭利达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打通集中熔炼、压铸加工、表面处理等关键环节,以及构建压铸件、橡胶件、注塑件等配套链条,形成上下贯通、左右互补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圈。今年上半年,新签约首位产业项目11个,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个。

    “通过聚焦首位产业,我们努力实现‘铸造大县’向‘智造强县’的蝶变。”含山县副县长汪晓沛告诉记者。

    含山县举全县之力抓项目、促投资。该县坚持重点项目全周期管理、全过程督办,实行项目全要素保障“周六会商”机制,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推动项目落地。

    今年上半年,含山县13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55.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

    当涂县 培优扶强壮集群

    7月16日下午,库迪咖啡华东供应链基地项目在当涂县举行签约暨揭牌仪式,标志着库迪咖啡全球第一个供应链基地落户当涂。该项目落户将为当涂聚力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注入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当涂县着力培优扶强工业企业,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绘制招商图谱,成立专班,围绕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等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

    6月份,该县协调安徽省信息家电行业协会,组织县经信、招商、开发区等单位赴广东顺德、中山开展产业链招商,达成了多对多物联集团、牵手电器等企业来当涂考察意向。同时,围绕合肥、芜湖“双核”汽车产业,以新能源汽车高端部件项目为产业链,引入配套产业,打造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产业链配套—产业集聚”是当涂县壮大产业集群的路径。该县四大班子领导“1+1”牵头包保服务年产值规模超亿元企业,并联合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对1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线下诊断,帮助企业进行智能改造。对优质中小企业,建立梯度培育体系,做好从省级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单项冠军企业的梯度培训。目前,当涂县依托各领域龙头企业,打造出智能家电、生命健康、汽车高端部件等产业集群。

    今年,当涂县工业经济发展回升向好,该县年度目标任务增长12%,规上制造业增长36%。1月至5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蚌埠市淮上区 精准发力促发展

    日前,年产1GWh动力、储能锂电池组项目正式落户蚌埠市淮上区。该项目由安徽樵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全部投产后将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助力蚌埠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淮上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增效,聚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上半年,该区在全省45个市辖区经济运行考核中排名居前。

    围绕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淮上区坚持推进在建项目提增量、建成项目挖潜力。

    该区新开工制造业项目16个,竣工投产安徽正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车间等项目9个,技改特步(安徽)有限公司吊挂系统等项目11个。

    该区大力实施“强链、建链、补链、延链”工程,进一步提高全区招商引资工作首位度,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开展招商工作,组建上海、深圳、甬蚌合作3个招商分局驻点招商,今年上半年共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58.55亿元。

    淮上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落实企业包保联系制度,建立重点项目周调度推进机制和项目攻坚专班制度,对重点项目、签约项目、新立项项目、新开工项目、新纳统项目、新投产项目调度建立“六张清单”,实现项目从签约落地到投产达效全流程跟踪,为企业发展做好全方位保障。该区330家重点企业、38个重大项目纳入领导干部包保库,实现了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包保全覆盖。

    淮南市田家庵区 “项目为王”奏强音

    今年5月,投资5亿元的圣点科技静脉识别模块化生产项目入驻淮南市田家庵区现代产业园;6月,投资4.5亿元的冰鹏冷链仓储物流及食品加工园落户该区安成镇……

    今年以来,淮南市田家庵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大项目招引、加强要素保障,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全省二季度“赛马”会的区级排名中,经济运行排名第二。

    田家庵区委负责人从永刚告诉记者,该区通过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制,统筹做好要素保障、前期审批、建设施工、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督促督导等各项工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从科沛达半导体清洗设备、徽盾消防等13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到旭火5G光纤等29个重点项目开工,田家庵区各级各部门在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上聚焦发力,提升项目审批服务水平,推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增效。

    “我们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田家庵区政府负责人荣耀告诉记者,该区畅通创优营商环境平台、12345为企服务热线办理渠道,开通“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惠企政策专栏,将各项纾困解难政策精准直达企业。同时,推行“证照分离”“一照多址”改革,进一步提升为企政务服务便利度。

    今年上半年,田家庵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2亿元,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7%,工业投资增长57.7%,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12.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3.1%。

    石台县 抢时争速拼经济

    今年以来,抢时争速的石台县,全力以赴拼经济。

    1月至5月,该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48万元,同比增长66.2%,高于上年同期41.9个百分点;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8%,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3%……

    今年以来,该县从创新完善机制入手,建立完善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固投每月研判、要素保障双周调度等机制,全程跟踪督导项目建设过程。

    前6个月,该县编发重点项目进展通报10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11次;突出要素支撑,加注项目“催化剂”,通过集中开工、现场调度、专题会议等方式,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152个堵点和难点问题,以问题交办倒逼责任落实,督促责任单位认真履职尽责;突出专班攻坚,按下项目“快进键”,对2022年全县66个年度有投资计划的重点项目实行专班调度,成立10个工作专班,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实行节点攻坚,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突出超前谋划,扩充项目“储备库”。

    目前,石台县已谋划2023年及以后亿元以上项目125个,总投资约1045亿元;今年1月至6月,新入库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14.77亿元,完成投资4.403亿元。

    经济薄弱是石台的短板,但生态优良是石台的优势。目前,该县围绕县内“一区九园”发展定位,紧扣富硒特色产业链、“+旅游”融合链,力争引进一批质量高、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2023年计划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15个、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加快实施117个年度重点项目,确保2023年可形成有效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以上,争取增速达到30%。

    利辛县 扬“蹄”奋进号角响

    今年以来,利辛县深入实施“秸秆变肉”工程,设立2亿元“牛基金”,建立财政、银行、保险“三位一体”协同支农机制,提高肉牛“活体贷”额度并予以财政贴息,破解肉牛养殖主体融资难题。

    在“牛政策”引领下,利辛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强产业壮实力。围绕轻纺服饰、食品加工、机械装备制造、能源与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分产业制定扶持细则,新招引、新开工主导产业项目分别达45个、8个,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0.57%,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6.55%。

    培育主体挖潜力。扎实推进“扶优育规”工程和“大树培育”计划,建立30家规模企业培育库和15家“大树培育”企业库,“一企一策”支持拟入规企业早日入规纳统,规模工业企业新进17家、总量达124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4.7%。

    科技赋能增活力。实施规上制造业企业“两清零”行动,组织产学研对接7次,新增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登记企业3家,获批省新产品、省数字化转型项目各1个,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75家、同比增长87.5%,全县研发投入经费归集额2.09亿元,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占比达到65%。

    亩均效益添动力。构建“5+2”亩均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将105家规模工业企业、74家规下企业纳入评价范围,盘活低效闲置企业5家、土地216亩,出让“标准地”22宗、1262亩,为50余家企业发放“亩均英雄贷”1.6亿元,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7.14万元,同比增长52%。

    今年前5个月,利辛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2%,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1%,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突破,指标综合排名位居皖北第一。

    郎溪县 聚焦工业求突破

    7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郎溪经开区的安徽同创顶立机械有限公司高端工程机械结构件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

    “目前1号厂房主体竣工、2号厂房正在做水磨地坪,生产设备从7月15日起陆续进场安装,预计8月底部分厂房进行试生产,经开区优质的服务为企业节约了时间。”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史鹏程说。

    今年以来,郎溪县坚持把重大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深入实施“工业发展突破年”行动。二季度,该县在全省59个县(市)经济运行考核中位居前列。

    该县成立5个县级领导挂帅的“尖刀班”和10支驻外招商小分队,主动出击、奋力拼抢,8个10亿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今年1月至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郎溪县突出项目建设“全链条”追踪,成立“项目谋划、土地征收、土地报批、资金保障、问题破解、项目建设、协调推进”7个工作专班,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连续两年获全省通报表彰。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3%,新开工制造业增长323.2%。

    该县实施培大育强专项行动,坚持“亩均论英雄”,实行“小升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滚动建库和分类扶持。

    郎溪县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县领导+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口服务机制,坚持“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说到做到”,持续擦亮“‘溪’致入微”服务品牌,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今年上半年,共为各类经营主体办理问题445件、办结率100%;为企兑现优惠政策1.32亿元、发放奖补资金2704.96万元、办理优惠贷款8.7亿元。

    阜南县 精准招引强根基

    今年以来,阜南县精准招引扩增量,抓牢项目强支撑,持续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在全省二季度经济运行考核中县级排名居前,创历史最好成绩。

    阜南县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扎实推进投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在阜南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比亚迪投资百亿元,建设了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

    同时,总投资102亿元的阜南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研发生产项目建设也在有序推进。该项目是纽龙船舶集团与阜阳市及阜南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重大成果,也是阜阳加快打造500亿级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两个百亿级项目成功落户阜南,刷新了阜南招商引资的新纪录。围绕主导产业,该县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协会招商,扎实做好延链强链补链文章。今年前6个月,全县招商引资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4个,总投资277.21亿元,上报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47.1亿元,同比增长65.85%。

    在招引新项目的同时,持续加快三峡风电、三峡储能等已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上半年,68个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亿元,126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0.3亿元。

    今年以来,阜南县落实“三级”包保机制,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实行全覆盖包保,访企问困1200家次。加强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会商,召开要素保障会19次、会商项目126个。完善企业诉求“一口”收办机制,线下设立企业诉求服务专窗,线上依托“为企服务”平台,清单化、闭环式归集办结各类经营主体诉求631件,全力做到“只要来阜南,万事都不难”。

    滁州市琅琊区 奋力攻坚勇争先

    “这里每小时会有20多万瓶气泡水产品,从6条高速无菌饮料生产线下线、包装,销往全国各地。”日前,记者走访位于滁州市琅琊经开区健康食品产业园的“元气森林”品牌国内首个自建工厂,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

    目前,以元气森林、奶酪博士、瑞芬生物为代表,已有28家健康食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琅琊区,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20多亿元。

    今年以来,琅琊区坚持以作风建设统揽各项工作,以“九问九争”攻坚行动为总抓手,聚焦打造一流干部队伍、一流营商环境、一流工作业绩,以“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拼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该区设置“琅琊榜”、奋进榜,破解“争先进位”意识不强、“等靠要”惰性思想等9个方面问题,在滁州市率先实施干部立体测评,从工作一线提拔重用干部,动态更新各单位获表彰情况,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琅琊区围绕健康食品、非织造、装备制造、医药器械“四大产业”开展链式招商、以商招商。今年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个,链上项目占比93%。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个,竣工投产项目10个,工业投资增速206.6%。

    该区立足长三角招才引智,举办“星耀滁州·智汇琅琊”产才融合英才大会,打造4家长三角满天星(琅琊)人才驿站。今年以来,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0余名,申报国家人才工程4个。

    琅琊区还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应答企业诉求,建立企业用电数据共享机制,主动上门帮助企业解难。同时,上线滁州首个政府公益性融资平台,入驻1.7万家经营主体,550余户企业获融资授信超37亿元。

    六安市裕安区 营商环境再优化

    “我们来裕安区考察,这里拿出了最好的配套政策和服务,只用4天就签订了协议,只用2个多月,企业就落地生产。”近日,安徽友升铝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殷明为六安市裕安区扎实的招商引资政策和友好的营商环境点赞。

    友升铝业的快速签约落地,是裕安区近年来大力加快加工制造业强区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区推深做实“积树成林”“老树发新干”工程,1月至5月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74.1%、57.8%;推进“四化改造”和数字赋能,新申报省专精特新企业2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3家、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6家,新认定省首批次新材料1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个,实施“5G+工业互联网”示范改造项目5个。

    裕安区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措施124项,实行分类指导、分档提升、分级考评和风险预警单、工作提示单、整改任务单“三分三单”工作法,召开24次难点问题专题协调调度会,针对性解决难点事项办理。

    该区对重点项目逐一分月列出推进计划,坚持重点项目区领导联系包保机制,定期多部门联合进行项目督查,推深做实“项目联席会议”“周六解题”,有效扭转了投资增速持续落后局面。该区推进与上海市松江区对口合作,围绕八大领域深度对接、深化合作;全面推进“四个链接合肥”,新签约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项目11个。

    上半年,裕安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7.1%、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6.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29%,均居六安市全市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居六安市第二。同时,在第二季度全省区经济运行中获得排名前列的好成绩。

    宣城市宣州区 项目建设掀高潮

    “我们和高新区同频共振、双向奔赴,成就了项目建设的惊人速度。”7月20日,位于宣城高新区的宏润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薛麒麟告诉记者,项目从今年1月接触、3月签约,再到6月底投入试生产,只用了半年时间。

    今年以来,宣城市宣州区以“项目建设会战年”活动为总抓手,奋力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从去年二季度开始,经济运行排名持续进位,今年二季度居全省市辖区前列。

    宣州区组建了13个项目大会战指挥部,从规划、征迁、融资到项目招引落地全链条推进、沉浸式落实,实行双周一通报、双月一调度,每月举行全区重点项目投产和开工仪式。

    今年以来,该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同比增长150%,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05.6亿元。该区紧盯沪苏浙重点区域,设立4个驻外招商办事处,组建13支驻外招商分队,新签约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数、投资额占比分别达62.3%、80.9%;加大招商引资引荐人奖励力度,强化与北京、上海等地商协会沟通对接。

    宣州区始终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构建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业,精细化工、新材料、智能卫浴、绿色食品为特色产业的“2+4”产业发展格局。

    该区面向103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为企服务专项行动。在1.0、2.0版本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基础上,对56家企业开展3.0版本的工业互联网深度诊断服务,积极推动软件服务包免费申领,全力支持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每月举办企业家座谈会,31名区级领导常态化联系走访企业,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安庆市大观区 为企服务提效能

    “三片一圈”板块轮动,“一区多园”多点发力……今年以来,安庆市大观区强力推进集贤关片区、皖河片区、海口片区“三大片区”开发建设和“菱湖经济圈”建设,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签约落地。

    该区每周召开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会商会,收集问题,限期解决;实行“县干领衔、专班推进”的项目推进机制,全区28名县干联系包保73个重点项目。

    今年上半年,该区6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0%;计划开工项目23个,已经开工18个,开工率达69.6%;计划竣工项目15个,已经竣工8个,竣工率达53.33%。

    企业不仅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发展好。近年来,大观区成功打造“菱湖茶话会”“宜企畅聊”主题沙龙、“企业连连看”等为企服务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提高为企服务效能。该区还建立了精准分析、派单、回访的“三步走”企业诉求办理闭环管理机制,将合理合法的诉求录入平台系统,实行闭环销号,并对企业诉求解决情况进行回访,对办结满意的给予及时销号、归档,否则退回承办单位重新办理。

    去年8月,大观区启动“菱湖经济圈”建设,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文旅、智慧旅游、跨境电商等细分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迭代升级。目前,“菱湖经济圈”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个、总投资额突破50亿元。

    “今年下半年,我们继续坚持‘项目为王’,扩大有效投资,瞄准链主企业、头部企业,打好政策、要素、谈判、服务‘组合拳’,加快推进在谈项目早日签约,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6个,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实现突破。”大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说。

    手机扫一扫也能查看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址举报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感谢各位监督反馈。
    • 举报网址:https://www.ahkjxww.com/yaowensulan/13785.html
    • 广告 重复、旧闻 格式问题 低俗 标题夸张 与事实不符 疑似抄袭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