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科技报旗下新闻网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
  • 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速览

    “勇当农业强国建设的先行省”专题协商会 省政府副省长张曙光讲话

    来源:中安在线 责编:王雨若 发布:2023-11-29 18:11:10 0

    在全省上下聚焦打造“三地一区”、全面开启建设“七个强省”新征程之际,省政协今天围绕“勇当农业强国建设的先行省”召开专题协商会,非常重要、非常及时。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也是表态发言。

    99eb9eaf5362266ae72d051f5e36c3f4_40ae857862c3dd877823233d1891cd60.jpeg

    一、把准农业强省建设的方位定位

    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行了系统论述和全面部署,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明确提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擘画蓝图、指引航向,是书写农业强国安徽篇章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强省建设,顶格谋划、顶格部署、顶格推动。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聚力建设“七个强省”。对于安徽来说,农业是我们的底色,也是我们的底板。作为农业大省和农村改革发源地,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在未来安徽“七个强省”版图中处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底盘所在,必将发挥重要的“压舱石”作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我们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稳扎稳打、接续推进,就一定能在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二、摸清农业强省建设的底数短板

    当前,安徽正处于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也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正当其时、恰逢其势。一是稳产保供有底气。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全面开启,连续6年站稳800亿斤台阶、稳居全国第4位,蔬菜、肉蛋奶总产量稳步提升,“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今年粮食总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9月23日,党的二十大之后的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我省芜湖市举办,办出了安徽特色、一流水平,突

    出展示了农业大省的政治担当、乡村产业的蓬勃之势、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科技赋能的崭新魅力、徽风皖韵的视听盛宴。二是乡村产业有突破。“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全面实施,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加速推进,高端绿色食品产业主题母基金组建完成,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壮大,预制菜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三是乡村建设有成效。“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全面启动,首批200个精品示范村建设有序推进,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覆盖81%的行政村,2000余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居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7%,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8.5%。四是守牢底线有成绩。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度国家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中全国综合评价位居第2位。五是科技创新有跨越。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3%,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5%。种业振兴有力推进,“5+8”试点、“数字皖农”建设加快实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52.15%,全国智慧农业现场会在安徽芜湖召开。六是绿色发展有作为。坚决落实党中央长江“十年禁渔”决策部署,安徽是唯一连续3年考核获优秀等次的省份。“两利用”“两回收”“两减量”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国首创“按图索粮”,“两品一标”农产品中绿色食品数量居全国第2位。七是农村改革有经验。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入推进,在全国率先高质量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完成“三变”改革的村达1.26万个,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15%。全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数量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4位。

    成绩令人振奋,是底气所在。短板亟待解决,是责任所在。与农业强省相比,我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还面临着一些短板弱项。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一是粮食安全的根基还不够稳固。我省地处全国南北过渡带,自然灾害与病虫害发生风险大,全省耕地基础薄弱、地力水平整体不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偏低,农机农艺融合度较弱,制约了粮食与重要农产品的高产稳产。

    二是乡村产业发展与农业强省的内在要求还不够匹配。总的来看,乡村产业体系层次还不高,农业多种功能培育还不足,农村多元价值挖掘还不深,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还不紧,乡村产业体系韧性亟待提升。

    三是乡村建设水平与先发地区相比仍有较大落差。农村人居环境仍有历史欠账,乡村建设系统性不足,美丽乡村自然村覆盖率偏低,与先发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四是农民收入与预期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8%,距预期目标还有差距;部分脱贫户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防止返贫任务较重,促进农民增收仍需持续用力。

    五是要素保障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乡村人才规模质量与乡村发展需求还不匹配,乡村建设用地保障不足,土地资源闲置与供给紧张并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难流转难等问题客观存在,全面提升乡村振兴要素供给保障能力,道阻且长、任重道远。

    634d9fd926d597dfb5560c1461170ac5_b848ef6904219cf0fbcbc207a7645769.jpeg

    三、明晰农业强省建设的路径方法

    当前,我们正在谋划起草我省农业强省规划,初步考虑是:未来五年,高质高效农业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粮食与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显著增强,乡村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徽风皖韵和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更加深入,梯次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在强供给、强支撑、强主体、强韧性、强竞争等方面走在前、作示范。到2035年,基本建成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调同步,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争先进位。

    一是聚焦粮食安全强供给。加快推进“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全省粮食产能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安徽粮”。二是聚焦科技装备强支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计划,加快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迈进全国第一方阵。三是聚焦经营体系强主体。逐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持保障。四是聚焦产业发展强韧性。优化升级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壮大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和肉牛产业,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五是聚焦要素资源强竞争。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品质结构,持续提升农业优质化、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水平,增强资源掌控力和产业影响力,为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强劲的要素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全省农业生产力布局,合理确定各区域的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优化农业强省的建设布局,探索构建四大区域特色互补、错位联动、梯次推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推动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建设融入全省发展大局。淮北平原区,以推动皖北全面振兴为契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与产业优势,坚决扛起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担当,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打造高质高效农业强省的战略支撑区。江淮丘陵区,以做大做强合肥都市圈为契机,充分发挥区域产业基础、科技等现代要素集聚优势,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高效农业强省的创新引领区。沿江平原区,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发挥区位优势与农业产业化基础优势,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打响一批“徽”字号高端农业品牌,打造高质高效农业强省的先行示范区。皖西皖南地区,以推动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发挥山地丘陵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高效农业强省的特色支撑区。

    四、聚焦聚力农业强省建设重点任务

    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部署,聚焦农业强省建设,扎实走好“六个之路”,加快编制《安徽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规划》,展现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畜牧大省的担当作为。

    一是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安徽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按程序报审后实施。严格耕地保护,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种业振兴,开展良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坚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二是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认真落实奶业发展十条政策,出台《安徽省千亿级绿色食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肉牛种牛繁育体系建设方案,加强地方特色品种保护和选育,提升全省肉牛种源生产能力。大力培育“养、宰、加、销”一体化企业,做大做强安徽牛肉品牌,再造一个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稳定生猪生产,抓好鹅产业跃迁式发展,推进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推动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出台《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规划方案》和支持政策,重点实施金融资本创新、高端市场拓展、食品加工迭代、科技创新赋能、品牌矩阵建设、领军人才培育、基础设施提升等七大行动,发挥绿色食品产业基金的引导撬动作用,着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建设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徽州臭鳜鱼、淮南牛肉汤等预制菜产业,谋划打造“中国国际乡村发展创新博览会”“‘皖美农品’上海会客厅”等市场化、高端化对接平台,推动更多安徽名优农产品走进长三角市场。

    四是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落实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精神,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督导今年创建的200个精品示范村建设,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组织开展2022年度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现场验收和历年已建成的省级中心村长效管护“回头看”,尽快补上乡村建设的短板。

    五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对重点群体风险监测预警和及时处置,强化产业就业和兜底保障等各项政策落实,深入推进“五大帮扶”,充分发挥衔接资金最大效益,切实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六是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制定出台《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贯彻意见,稳妥推进土地二轮延包改革,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三变”改革创新行动试点,因地制宜推广农业生产大托管,探索可复制的实践路径,为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更多“安徽方案”。

    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渠道畅通、联系广泛,长期以来对省政府工作给予宝贵支持,对全省“三农”发展倾力倾心,很多高质量的建议都转化为我们推动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本次月度专题协商会,必将有力推动我们在“勇当农业强国建设的先行者”的道路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完善政策、改进工作。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要认真消化吸收这次会议成果,增强责任意识,强化部门协作,不断拉高标杆,以等不得、慢不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编制农业强省建设规划,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建设农业强国先行省,让安徽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手机扫一扫也能查看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址举报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感谢各位监督反馈。
    • 举报网址:https://www.ahkjxww.com/yaowensulan/22853.html
    • 广告 重复、旧闻 格式问题 低俗 标题夸张 与事实不符 疑似抄袭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