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科技报旗下新闻网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
  • 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 滁州

    滁州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来源:中安在线 责编:周雪晴 发布:2024-09-18 16:09:11 0

    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全国百强,主要指标保持全省前列,省委综合考核连续9年获“优秀”等次,其中发展考核连续6年全省前二、党建考核连续6年全省第一;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连续6年全省前二,连续10年获省政府通报表扬。



    航拍日新月异的滁城城南片区。 全媒体记者计成军摄

    自2022年省辖市“赛马”评议以来,滁州经济运行8个季度居全省第一,创新型省份建设4个季度、优化营商环境8个季度居全省前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连续4个季度居全省前三。

    在全省率先实现百亿产业项目、特色产业集群、上市企业县(市、区)全覆盖,是全省人口、人才、资金、技术“四个净流入”城市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居全省第3、第3、第4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居全省第4位。

    在全省率先全覆盖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真正实现“为民做主”向“由民作主”的重大跨越。省《民声呼应》交办涉滁问题64个,办结率、满意度均为100%。就业创业考核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

    在时间的刻度里,滁州尽展“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拼搏之姿,走出“加快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的坚定步伐。

    在四季的变换中,滁州践行“以民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许下“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展现更大作为”的庄严承诺。

    奔赴新征程,全市上下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高举改革旗帜、弘扬小岗精神,奋力展现“六个新作为”、做到“六个走在前”,在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的征途中展现昂扬向上的万千气象。

    坚守“主战场” 竞逐“新赛道”

    奏响一首向高攀登、向新而行的奋进之曲

    总投资105亿元的晶隆半导体材料及器件产业化项目落户南谯;总投资80亿元的惠科电子纸显示模组整机项目落户滁州经开区;会同省工商联在上海举办“星耀滁州·会客虹桥”人才活动,为5位院士颁发人才工作顾问聘书……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双招双引”为抓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省委书记梁言顺在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二季度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产业为基础,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在滁州调研时要求,“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市聚焦“新三样”、拼抢“新赛道”、加快打造全省“一二三”城的具体实践,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有力行动。

    自2018年迎来首家光伏制造龙头——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后,我市光伏产业逐渐构建起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玻璃、边框、封装胶膜、焊带、储能电池等较为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跃升。如今,先进光伏已经成为滁州“首位产业”,全球光伏20强企业已有10家落户滁州;连续3年举办全国光伏行业大会(论坛)。此外,我市抢滩布局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快打造全省“一二三”城,2023年“新三样”产业总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

    “扩大有效投资”“坚持创新赋能”等关键词是滁州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不变密码”。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光伏等八大产业发展需求,以“链长制”为抓手,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季度攻势。1至7月,全市新签约亿元项目314个,超序时进度20.2个百分点,协议总投资超11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项目占比33.4%。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净增159户,总数2725户,分别居全省第1、第2位。

    创新和人才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强动力”。今年以来,我市充分释放创新动能和人才活力,全市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487户、居全省第3位;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家,居全省第3位;新增高技能人才8336人,新引进大学生1.3万人、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10人,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项目53个,新获评省级产业人才团队数、项目数均居全省第1位,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佳引才城市”,系全省唯一,去年滁州人才吸引力排名首次进入全国百强。

    拥抱“一体化” 扩大开放度

    开启一段借势借力、深度融合的崭新篇章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滁州始终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不断增强开放发展新优势。

    日前,总投资61亿元的Micro-OLED微显示模组项目、“FL飞毯”磁驱运载智能装备项目落户中新苏滁高新区,为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者,中新苏滁高新区经过10余年发展,已变成为火热的投资热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00亿元,招引工业企业302个,其中60%的外资项目、70%的投资额、75%的项目数来自长三角地区,获评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等,成为滁州对外开放合作示范窗口。

    如今,全市每个县(市、区)和园区都明确了长三角对标学习对象,在全省率先实现与沪苏浙城市、城区、园区合作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4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4个,跨省合作平台数量和体量均居全省第一。

    记者了解到,我市主攻毗邻合作,成立宁滁新型功能区管委会,建立“领导小组+管委会+开发公司”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8个、总投资925亿元,其中50亿元项目2个、百亿元项目3个。同时,深化宁滁结对合作帮扶,南京经开区凤阳省际合作园、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定远合作产业园在全省率先挂牌,累计引进制造业项目35个、总投资超210亿元。此外,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共建合滁定远、全椒两个合作园区,定远合滁合作园一期建设全面启动,已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5个、在谈项目15个,全椒(大墅)合滁合作园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个、累计入驻亿元企业40家。

    我市还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建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5个,连续两年举办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共签约引进农业项目41个,投资额居全省第一;突出农文旅一体发展,每年赴长三角重点城市举办文旅推介会,2023年接待游客3680万人次、旅游收入330亿元,均增长70%以上;常态化组织赴沪苏浙地区学习考察、选派干部赴先发地区挂职锻炼,在规划编制、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生态环保、政务服务等方面与长三角地区开展务实合作,在全省率先建成使用滁州国际(上海虹桥)会客厅……我市以打造长三角“四个地”为抓手,把合作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全力当好全省推进一体化发展的主力军,努力在融入一体化发展大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改革添动力 实干惠民生

    交出一份可感可及、温暖厚重的幸福答卷

    琅琊区北湖小区等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多个小区进度超9成;金煌菜场停车场建设和滁州北站南侧停车场改造工程预计9月底前完成并投入使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院区顺利开诊;同乐小学(原龙山小学)今年9月交付使用;菱溪水系清淤及周边排水管网整治工程已全线完工……

    从医疗资源补短板到教育布局再优化,从物业管理再提升到公共设施再完善,从城市道路再通畅到城市水系再改善……今年两会期间,我市在全省率先全覆盖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目前10个年度民生实事项目、50项民生实事等扎实推进,让群众看得见变化、摸得到成效。

    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就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交出了一张张高分答卷:暖民心行动群众满意度测评3个季度居全省第一。建立“1+8+N”民声呼应办理工作机制,省《民声呼应》交办涉滁问题64个,办结率、满意度均为100%。就业创业考核连续三年全省第一,滁州市被人社部、财政部确定为2024年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城市、全省唯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城镇职工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完成率均超100%。连续8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市,省级平安建设县(市、区)实现全覆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我市坚持弘扬小岗精神,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着力点、突破口,形成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改革品牌,让改革之“花”在皖东大地结出更多发展之“果”。

    走在希望的田野中,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等5项为“国字号”整市试点。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68万亩、占比75.6%,连续6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去年全市粮食总产达95.43亿斤,总量全省第三,实现“二十连丰”。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总数达35个,创建省级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个。累计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427个,天长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连续4年考核居全省前三……

    穿梭城市的大街小巷里,面子靓、里子实、底子厚的幸福图景扑面而来:滁州大道、明湖公园、奥体中心、清琅大桥等一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在全省率先启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全省第一。沪宁合高铁、合新高铁、宁淮城际铁路加快建设,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际滁州段通车运营;与沪苏浙城市形成8条高铁城际、12条高速公路、10条水运航道、3座机场毗邻的综合立体大通道……

    身处诗意的青山绿水间,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底色浑然天成:林长制改革等一批工作获国务院和省政府督查激励;一体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改革,长江十年禁渔成果持续巩固,明湖创成全国首个“幸福湖”,全市森林面积达736.5万亩、森林覆盖率36.33%;获批全国首批、安徽唯一气候投融资试点市。去年全市风电、水电、光伏和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全省第一……

    时光不语、岁月不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皖东人民将在这片热土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滁州之为”回答“时代之问”,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滁州篇章。(吕静远)

    手机扫一扫也能查看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址举报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感谢各位监督反馈。
    • 举报网址:https://www.ahkjxww.com/chuzhou/40737.html
    • 广告 重复、旧闻 格式问题 低俗 标题夸张 与事实不符 疑似抄袭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