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科技报旗下新闻网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
  • 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 宿州
    试验田产量变成大田产量 专家技术变成农民技能

    宿州市埇桥区:“皖北粮仓”是这样铸成的

    来源:安徽科技报 责编:孟宇婷 发布:2022-11-15 15:11:58 0

            “今年俺的大豆每亩合650多斤,叫谁也不敢想能打这么多,这多亏了党的惠农好政策、多亏了农技推广中心专家技术员的科学指导。”一提起粮食丰收,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杨庄镇农民刘圣伟就赞不绝口。这只是埇桥区粮食丰收的一个缩影。这一连10多年,每当回忆起午收秋收大忙季节,火一般的热浪掩饰不了埇桥130万农民丰收的喜悦,人人捧着黄橙橙的麦子、大豆、玉米,张张红彤彤的的脸堂就露出甜蜜的笑容。

    小麦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午季小麦面积237万亩,小麦单产540.8公斤,总产127.6万吨,比去年增加4.3%,其中永镇、蒿沟、苗安和西二铺四个整建制优质专用小麦推进镇以及10个万亩优质小麦示范片单产均达到600公斤以上。西二铺镇葛林村雷修春家庭农场1300亩良种繁育,亩产超过700公斤。“今年夏种玉米160万亩、大豆76万亩,埇桥区还承担着国家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4万亩,通过良种良法,科学管理,并战胜名种自然灾害,均获得了大丰收”埇桥区大豆协会秘书长刘东方介绍说。

    近年来,埇桥区在粮食生产上以高产创建为突破口,通过政策调动、示范带动、订单农业,走出了一条把试验田产量变成为大田地产量,把专家技术变成农民技能,把高产创建变成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自觉行动。

    试验田产量变成大田产量

    “埇桥区的粮食高产创建经历了“小面积攻关,核心区示范、大面积推广、持续扩大成效”四个阶段。小面积产量只是试验田产量,大面积增产才是实实在在、真正的目标产量。农技人员最想做的是把试验田产量变成为大田产量,我们培育小麦、大豆、玉米等高产品种、推广的农业科学技术就是向这一目标迈进。”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忠良如实的说。为在大田地里“复制”试验田产量,埇桥区把推广良种良法作为第一抓手,突破了高产创建的瓶颈。

    埇桥区按照“专家推介、市场认可、农民欢迎”的原则,优化品种布局,确定小麦以烟农5158、皖麦52等,玉米以隆平206、郑单958等,大豆以金豆99等为主导品种,为高产创建提供了品种支撑。

    在良种良法配套上,埇桥区首先是创新技术模式,小麦以“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机播精播、前氮后移、科学灌溉、统防统治、一喷三防、适时机收”为核心技术,玉米、大豆以“免耕早播、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及时浇灌、未病先防、适时晚收、秸杆还田”为核心技术;然后根据高产创建技术,组织专家制定了《埇桥区小麦高产创建技术规程》、《埇桥区玉米、大豆高产创建技术规程》,把小麦、大豆、玉米从整地施肥、播种、科学管理到收获各个环节的管理目标、技术标准、操作要领等细化、量化,使农户在生产管理上有章可循,有标可依。两项措施的实施使埇桥区的小麦、大豆、玉米平均产量连创新高,成功实现了在大田地里复制试验的产量。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今年在夹沟镇周波村周胜水家庭农场小麦一喷三防、玉米喷施叶面营养液、杨庄镇刘圣伟家庭农场大豆一喷三防时,推广使用上海晟农博绿色防控技术,在收获时,分别通过省、市、区组成的专家组现场实收测产,分别比对比田块(大田地)小麦产量提高15.1%、大豆产量提高19.15%、玉米产量提高19.57%,示范出一条高产创建的新路子。

    专家技术变成农民技能

    田间地头送科技,家家都有明白人。“落实高产技术是高产创建成功的关键。上万亩土地涉及几千农户,在推广过程中保证技术不走样,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实行统一机耕、统一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防病治虫、统一一喷三防、统一适时机收、统一秸杆直接还田的‘七统一’服务,把关键技术落实到千家万户。”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程立军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埇桥区已经形成了以国家技术推广专业服务队为主导,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骨干,村级服务组织为补充的“七统一”服务格局,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把专家的技术变成了农民技能。

    在服务形式上,埇桥区首先是组建专业服务队提供统一服务,即技术推广队伍+专业服务队+统一服务模式,强化区、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家庭承包制下把农技推广到千家万户。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开展统一服务,即: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统一服务等模式。推进科技强农,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包保联户,指导农民干,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今年,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宣传农业技术619次,田间地头指导服务10万人次,线上线下解答技术咨询5.7万人,印发明白纸、彩页、科技小册12.6万份,扎实搞好线上线下指导、培训、咨询服务。

    此外,每个万亩示范区培育了30至50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再辐射10至20户农户,让农民学有榜样,干有“导航”。多项服务举措,使普通农民掌握并实施着专家级的高产创建技能。

    高产创建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

    “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是高产创建的前提,而乡镇党委政府是高产创建的关键,只有充分调动乡镇党委政府和种粮农民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高产创建才能顺利进行、持续推进。”蒿沟镇党委书记付士影、时村镇镇长桂晨有着共同的感觉。

    认真落实专项惠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252万亩,每亩补贴80.13元,落实补贴金额2亿元,惠及30.6万户;落实种粮补贴4529万元等……一项项暖民心行动及时到位,真正把党的好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这些年,埇桥区在不折不扣落实种粮直补、综合补贴及一喷三防、良种补贴等普惠政策的同时,在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项目安排上对示范区进行倾斜。这些举措调动了示范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高产创建成了农户的自觉行动。

    党的政策鼓人心,农业基础不动摇。每年整合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提高旱涝保收高产田面积等。今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4万亩,埇桥区通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粮田,强化基础实施建设,确保早能浇,涝能排。在地力培肥方面,示范区的小麦、大豆、玉米实行秸杆全量还田。配合深耕,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达到1.5%以上,为持续高产奠定肥力基础。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埇桥区的万亩以上高产创建示范区实行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早能浇、涝能排、地力肥、灾能防。”高产创建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亩均增粮100公斤左右。汴河街道杨圩村农民、老党员刘光武高兴的说:高产创建标准高,农民乐的笑呵呵,科学种田机械化,自然灾害不惧怕,亩产粮食一千多,田野响起幸福歌。(张成伍)

    手机扫一扫也能查看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址举报
    本站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281 2878,感谢各位监督反馈。
    • 举报网址:https://www.ahkjxww.com/suzhou/2421.html
    • 广告 重复、旧闻 格式问题 低俗 标题夸张 与事实不符 疑似抄袭 其它